您的位置:主页 > 公告动态 > 投资资讯 > 投资资讯

安克创新又火了:长沙学霸卖充电宝,市值280亿

这一幕充满了戏剧性。

本周,特朗普与马斯克举行约两个小时的连线采访。令人意外的是,在直播中特朗普所使用的一块充电宝迅速爆红,而这正是来自中国的品牌安克创新。

受此影响,安克创新股价一度跳涨近3%,市值突破280亿元。同时,安克创新也捉住这一波“泼天富贵”,迅速在抖音官方旗舰店展示这款磁吸充电宝,页面还稀奇标注了“懂王同款”。

相比海内,VC圈内对安克创新更熟悉——首创人阳萌来自长沙,靠着把充电宝卖到外洋一度到达600亿元市值,缔造一其中国企业出海典型案例。更为戏剧性的是,曾经VC圈看不上这样的生意,但没想到安克创新给死后一众投资机构带来了丰盛回报。

从一块充电宝做起

长沙80后,一年卖170亿

安克创新的故事要从一位80后提及。

阳萌,1982年出生在湖南长沙一个工薪家庭,初高中均就读于雅礼中学。他自幼对盘算机充满热情,1999年以全省前40名的成就考入北京大学盘算机系,之后赴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深造。

结业之后,阳萌加入谷歌,成为一名算法工程师。而他的创业之路始于一次修理电脑的履历——在美国的时刻,他想为电脑替换电池,但在亚马逊上搜索时发现市场上的电池分为两类:一类是价钱昂贵的原装电池,另一类则是评价较差的廉价杂牌电池。

阳萌敏锐地发现市场的空缺——缺少既具有品牌又有质量的电池,于是他萌发了创业的念头。2011年,安克创新的前身“湖南海翼”注册确立,同年他在美国加州注册全球品牌Anker。

早先,安克创新走的也是外贸老路子——将中国生产的贴牌电池倒腾到外洋,但幸运地踩中了那时电商崛起的风口,通过亚马逊进入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西欧市场,很快就做到在亚马逊美国区品类销量第一。就这样,阳萌挣到第一桶金。

但贴牌终究不是恒久之路。于是阳萌率领着团队来到了长沙,开启真正的自研品牌之路。有一处细节:安克创新的首创人及高管团队险些清一色来自于谷歌,有着粘稠的手艺基因和资源优势。因此一度被网友戏称:“这样高设置的团队去做充电,堪称杀鸡用加特林。”

现在回首,安克创新做了两件与偕行拉开差距的事:一是行使亚马逊的用户评价和评分数据,反向指导产物设计和迭代,即VOC(Voice Of the Customer)战略;二是借助数字化能力,缔造出一套柔性供应链系统,对生产设计、物流设计和仓储库存举行动态展望和调整。

图源:安克创新官网

连系VOC战略,安克创新缔造许多爆款产物。好比2014年,安克针对女性用户推出口红形状的迷你移动电源,成为自家第一款销量过亿的移动电源;2015年推出爆品数据线“拉车线”,也迅速走红;2019年又推出了业界首款第三方USB-C to Lightning MFi数据线,成为第一家获得苹果第三方授权的充电品牌。

2020年前后,安克创新营收已经靠近百亿,但阳萌并没有知足于只做一根充电线的生意。而是制订围绕着移动电子产物的“浅海战略”,向更多品类扩张。随后,安克创新陆续推出智能家居Eufy、智能投影Nebula、无线音频类Soundcore、3D打印品牌AnkerMake、户外储能品牌AnkerSolix,甚至还实验过割草机械人、电动自行车等等。

其中,最快出圈的是Soundcore耳机,2022年入围TWS品牌出货量TOP10,2023上半年就拿下15亿营收。固然,并不是所有品类都能破圈,阳萌曾坦言,安克创新在2022年关掉了10个“看起来打不赢”的产物团队。

官网显示,现在安克创新旗下拥有17个品类,除了智能充电之外,还涉及AIoT、智能家居、智能声学、智能安防等领域,产物远销北美、欧洲、日本、中东等140多个国家和区域,拥有跨越1亿用户。而在渠道上,安克创新除了对亚马逊的主战场,还生长了自力站,并入驻沃尔玛、百思买、开市客、7-11等线下渠道。

财报显示,2023年安克创新实现营收175.07亿元,净利润16.15亿元,同比划分增进22.85%和41.22%。而死后首创人阳萌,坐拥百亿身家。

“体面分手”后,新东方爬出低谷

市值一度600亿

成为近年来VC赚钱案例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安克创新在创投圈是一个十分低调的存在,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

直至2020年8月24日,创业板注册制登场,当日有18只新股首发上市,安克创新正是其中之一。令人惊讶的是,上市首日安克创新刊行价钱为66.32元/股,涨幅高达121.4%,市值到达596.88亿元,成为那时市值最高的上市跨境电商公司。

至此,安克创新死后不多的投资机构浮出水面。从招股书中看到,安克创新早期履历过几回股权转让,背后集结了一些机构股东,其中就有业内较为熟悉的IDG资源、嘉御资源、联新资源、元禾厚望、中信资源等等。随着安克创新股价创新高,他们也成为了赢家。

透过招股书看到,原来早在2016年12月,IDG资源就领投安克创新的首次A轮融资,通过协调发展二期及协调博时一号划分认购1.20亿元和0.43亿元;上海联时认购1.09亿元;中信资源认购0.22亿元;而安克创新的上游战略供应商同伴欣旺达认购达0.33亿元。要知道,那时安克创新估值仅36亿元。厥后,IDG资源在B轮中继续投资。

这当中另有一段插曲:2022年,安克创新出资2000万人民币认购了由IDG资源旗下的协调逾越三期股权投资合资企业(有限合资)的份额,该基金投向先进科技、企业服务、消费品牌及医疗等相关领域,上演一出被投企业反哺投资机构的美谈。

另有前阿里巴巴CEO卫哲确立的嘉御资源。嘉御人民币一期基金划分于2017年、2018年三次加注安克创新,成为主要机构股东之一。据悉,嘉御资源自确立以来连续看好跨境电商领域,通过行业研究挖掘到了安克创新,并以提供特色的商业战略、组织治理咨询服务获得多次独家投资时机。

此外,联新资源也是安克创新的主要外部投资人之一,连续看好跨境电商领域,旗下多只基金延续两次加注安克创新。

市值最高600亿,这在A股并不多见,虽然安克创新后面股价有所回落,但时代投资机构也陆续落袋。某种水平上,这是近年来人民币基金为数不多整体收获丰盛回报的典型案例。

出海时代另一副画面

透过安克创新,我们也看到一个出海典型案例。

正如安克创新的2023年的财报显示,外洋营收占比到达了惊人的96%。这并不是个例,不少这样的公司依附着中国的制造业供应链,把一些并不起眼的小产物卖到外洋,作育一门大生意,这也是中国企业出海的一幅另类画面。

想起上个月在创业板敲钟上市的绿联科技,同样是靠着一根数据线卖到外洋发家。公司身厥后自一个福建莆田80后张清森。2009年,张清森告退创业,从为外洋客户代工生产数据线最先,一步步确立自己的品牌,并将营业生长至手机、电脑配件及智能装备等各个品类。

上市首日,绿联科技开盘便大涨88.59%,市值约189亿元。根据首日收盘价盘算,张清森身价约为85.56亿元。死后的投资方同样赚到了钱,好比连投多轮的高瓴收获账面回报约10亿元。

相似的也发生在新能源。2024年伊始,艾罗能源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开盘见涨近80%,市值一度超150亿元。

而死后首创人李新富、李国妹伉俪曾是事情稳固的医生,却在20年前下海创业,意外突入新能源领域。他们执掌下的艾罗能源,乍听令人生疏,却在欧洲市场站稳脚跟,旗下90%户用储能产物都卖往欧洲。

云云一幕幕,都是中国企业出海时代的一缕写照。

回忆2023年,被称为中国企业出海的转折点:中国电商“出海四小龙”逆势扩张,重塑外洋电商名目;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成为出口“新三样”;餐饮、零售、电子、智能硬件等消费品牌,也来到外洋寻找增进点……“杀到外洋,大干一场”,成为众多中国企业的口号。

“2024年,出海是一个决议性时机。”记得纪源资源治理合资人符绩勋在清科年会上提到,他在2023年出海多次,发现外洋供应链基本都有和中国的衔接需求,这将带来许多结构性时机。达晨财智执行合资人、总裁肖冰也以为,未来两个耐久的系统性新时机中,其中之一就是出海。

随同着出海大潮,这一波创业者在遥远的外洋市场重新界说了“中国制造”。

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