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告动态 > 投资资讯 > 投资资讯
人类抵制,番茄小说的AI作者上岗失败-期货开户
7月上旬,多位在字节跳动旗下免费阅读平台番茄小说更新作品的网络文学作者,收到了后台系统发送的“AI训练弥补协议”签署提醒。其中提到,一旦签署,其作品内容及相关信息,将被用于平台AI模子训练或其他手艺研发应用场景。
由于番茄小说并未设置官方作者论坛,作者们纷纷在网络文学交流互动平台“龙的天空”、小红书等社交平台讨论、吐槽,甚至思量替换创作平台,彻底甩掉“烂番茄”。一位今年上半年在番茄小说完结了*部作品的作者告诉电厂,她原本对取得的成就对照知足,甚至最先推进第二部作品的纲要,“效果番茄来这么一出,我之前另有些犹豫,要不要等到结业之后全职写作,现在直接马一直蹄地面试实习了”。
只管在后续的处置中,番茄小说删除了作品签约协议中的AI相关条款,并声明“没有宣布过任何纯AI写作的作品,也不会违反作者小我私人意愿使用AI写作能力”,深感被诱骗的作者们却并不买账,他们忧郁,这只是一个最先。
AI创作引发的争议是全球性的。2023年12月,《纽约时报》披露,其已经对微软和OpenAI提议诉讼,后者未经允许使用“数百万篇”版权文章训练Copilot、ChatGPT背后的AI模子,以打造替换产物。此案仍然在审理中,而AI的生长对原创作品版权及其作者造成的潜在威胁,是人类无法回避的问题。
对番茄小说的作者们而言,当AI能够以大量网络文学作品作为学习资料、连续进化,进而更高效地完成内容生产、面向用户之时,就即是从“辅助”走向了“替换”,而他们,不愿让自己的心血成为AI进化的养料。
1、一纸协议,同伙酿成了敌人
在由于“AI协议”引发作者声讨之前,番茄小说在一些作者眼里,实在还算是一个“不错的平台”——门槛低、上手快、限制少、时机多。
这里往往是新人作者试水的*站。同人小说作者江月此前出没于LOFTER和贴吧,2024年头最先在番茄小说更新原创作品。她对电厂提到,由于晋江签约要求“对照高”,加上以为自己的笔力“可能不够”,她最终选择来到番茄小说,后者“只要写满2万字就可以签约、拿稿费”。
*部作品,江月在番茄小说实现了全勤,获得的收益足够笼罩为家人替换手机、给OC(Original Character,指原创角色)约稿,以及奖励自己吃几顿美食。作品完结至今,依然在发生收益。她对此感应知足,已经最先构想第二部作品,希望可以再接再厉,甚至萌生了成为全职作者的想法。
然而,番茄小说增设的“AI训练弥补协议”及其引发的后续风浪,打乱了她的设计。
所谓的“AI训练弥补协议”,即2023年底起番茄小说陆续在签约作品互助协议中新增的3.2.10条款。其中提到:“甲方(番茄小说)可将签约作品的所有/部门内容及相关信息(如作品名称、简介、纲要、章节、人物、作者小我私人信息、封面图等)作为数据、语料、文本、素材等用于标注、合成数据/数据库建设、AI人工智能研发、机械学习、模子训练、深度合成、算法研发等现在已知或未来开发的新手艺研发/应用领域。”
今年7月上旬,多位作者在社交平台反馈,收到了番茄小说发送的“AI训练弥补协议”签署提醒。但这并不是面向所有作者,2020年最先在番茄小说宣布作品的林静就始终没有收到相关新闻,甚至有作者发帖称,是在事态发酵后查找自己曾经签署的条约,才发现已经被添加了这一条款——番茄小说的签约工具为作品,由于都是名为“2021分成”的制式条约,多数作者在再次签约时,并不会仔细翻看,只是根据惯性提交。
谈到自己的作品可能被平台用来训练AI这一话题,林静的态度是“坚决否决”。“AI虽然代表了科技的提高和生长,然则把作者的作品看成养料,这不就是欺压人吗?回过头来砸作者的饭碗,谁也不能能赞成。”
在作者的抗议与舆论的风浪之下,番茄小说上线了相关条款的功效入口,并宣布了关于AI辅助写作条款的弥补说明,称初衷是为了“开发能够辅助作者大幅提升写作效率与阅读体验的辅助工具”。“番茄官方没有宣布过任何纯AI写作的作品,也不会违反作者小我私人意愿使用AI写作能力。我们信托人的价值,尊重并展现所有创作者的才气和梦想。AI始终只是辅助创作者实现梦想的一个创作工具。”
不外,在气忿的作者们看来,这只是一个“玩文字游戏”的回复——不是“纯AI写作”,却无法清扫“较高AI写作占比 较少人工修改”的可能。而AI辅助创作的作品,是否具备著作权法界说的作品属性、享有著作权,存在一定争议。此外,我国《天生式人工智能服务治理暂行设施》第七条划定,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应当依法开展预训练、优化训练等训练数据处置流动,使用具有正当泉源的数据和基础模子;涉及知识产权的,不得损害他人依法享有的知识产权。
他们之中,一部门人在呼吁更多的作者团结起来、住手对作品的更新,以现实行动表达对平台的抗议;一部门人在分享举报内容填写模板,通过12315等渠道举行实名投诉、反馈,希望借此引起普遍关注;另有一部门人,准备将写作的阵地转移至其他平台。
江月设计将第二部作品放在晋江文学城更新,只管作品可能面临文笔、提要、人设、看点等各个偏向上的审阅与要求,但她不能容忍“资源将真人作者的孩子榨成骨泥、喂给AI,AI再反刍出来喂给读者”。“横竖不管怎样,番茄小说我是不会再去了。”
小游戏赛道一半清醒一半梦
2、AI写网文,作者和读者双输?
AI与网络文学创作连系的例子,不只是番茄小说一家。
去年7月,阅文团体宣布了行业*大模子“阅文妙笔”和基于这一大模子的应用产物“作家助手妙笔版”。阅文团体CEO侯晓楠将AIGC之于作家的意义比作“从手动驾驶升级到辅助驾驶”。同月,七猫中文网推出“AI小助理”功效,为作者解答创作历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参考,其能力来自百度文心一言。去年10月,中文在线宣布了AI辅助创作大模子“中文逍遥大模子”,可以凭证作者创意天生故事提要、章节写作纲要,还具有续写、模拟角色对话等辅助创作功效。
番茄小说的差异之处在于,它是*家在作品协议中明确提出将使用作者的作品内容等信息举行AI训练、进而引发大规模讨论的平台。事实上,今年5月,番茄小说就已经上线了AI写作工具功效,涉及改写、扩写、续写、起名、自界说形貌、提供梗概和纲要灵感、针对卡点天生后续情节、查询资料等方面,希望“在作者写书的各个阶段、各个场景中,助力作者高效创作”。林静曾经使用过其中的扩写功效,虽然她以为出现效果“很尴尬,异常生硬,还不如我瞎写的”。
这也是多位作者对于AI天生作品的阅读感受。此前,有作者发现,“江沅说书”“南山没有郁金香”等多个番茄小说账号疑似AI作者。一位读者称,随意点开“江沅说书”的3部作品,开头基本相同。“一个是‘熙熙攘攘的街道,阳光若何若何’,另一个是‘阳光洒下,熙熙攘攘的街道若何若何,另有一个是‘忙碌的街道,夏日阳光若何若何’,这不就是随机排列组合吗?”
作品质量或许一样平常,但AI胜在速率。以现在已经无法查询到账号的“江沅说书”为例,其在3个月内共上架了200多部作品,每部几万字左右,多部作品同时连载,而林静日均码字4000字,番茄后台提醒,已经逾越了90%的平台作者。“比量,真人一定是比不外AI的,以是这次人人才会这么强烈地否决。”
江月的忧虑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AI的学习能力——即便现在AI作者的作品“缺乏人味儿”,随着作品的沉淀、写作能力的升级,“一定会写得越来越好”,一定威胁到身处其中的作者。另一方面则是平台的动作——她以为,由于番茄小说不存在作者小我私人IP的打造,若是平台不加标注和区分地推荐AI作者的作品,基于流量的灌注,许多真人作者的作品将难以被读者发现并阅读。
若是AI作者的养料来自真人作者和他们的作品,那么所谓的“辅助创作者实现梦想”就酿成了“糟蹋作者的心血”“抹杀作者的梦想”。生长空间被挤占,对作者、尤其是发展中的新人作者而言,无异于扑灭性的袭击。“完全阻隔、打断了作者积累受众、以勤补拙的历程。”江月弥补。
一位读者意识到,不仅是作者,当AI作品在网络文学行业大行其道,读者同样失去了触及精彩脑洞和绝妙创意的时机,相当于作者和读者的双输。“现在,AI天生的剧情是套路化的,文笔是程式化的,大量同质化的内容涌入市场,作为读者,只能从垃圾堆里接纳心仪的作品。就算之后这些作品和真人作品一样,险些难以分辨,我需要的依旧是真人作者的输出,是真实的情绪体验。每一位作者的灵感都无比珍贵,作者与读者的双向奔赴,岂非是AI作品可以取代的吗?”
3、流量生意,需要更低成本
字节跳动官网上,对旗下产物番茄小说的形貌是“一个面向网文热爱者的免费阅读平台,拥有海量正版小说,涵盖青春、言情、玄幻、校园、仙侠、都市、悬疑等所有主流网文类型,致力于为读者提供酣畅不花钱的*阅读体验。现在用户规模跨越1亿,是小说类产物中的新兴国民级产物”。
番茄小说上线于2019年,主打“免费阅读 广告”模式,用户不需要付费订阅小说章节,只要将广告浏览完毕,即可顺遂通往故事的下一站。林静记得,彼时和作者签约的照样木叶文学网,后者“高价保底、四处挖人”,作品可以在番茄小说、今日头条App举行分发。
免费阅读,是番茄小说吸引用户的基础;较低的门槛,则是其招徕作者的要害。在番茄小说,只有签约作品才气够获得平台推荐、读者打赏、作品稿费。现在,作者在番茄小说完成实名认证后,作品创作满2万字可以申请签约,到达8万字可以开启推荐分发,创作空间相对宽泛,没有文笔和气概层面的限制。
至于作者的收益,分为以下几个部门:番茄小说App内阅读和听书发生的广告收益分成、内外部渠道收益分成、内外部版权收益分成,所有签约作者还可以获得读者赠予礼物收益的70%。另外,买断或保底签约的作者可以获得千字15-3000元的保底或买断稿费,番茄小说还分外设置了全勤奖、完本续签奖以及平台激励设计等多项奖励措施。
江月示意,番茄小说的收益“不是很透明”。天天中午12点,平台会为作者更新前一天的收益情形,“但你不知道这些收益是根据什么尺度盘算的,所谓的单价都是作者自行比对的效果”。可以确定的是,每3-5章一条的广告,是读者解锁章节的钥匙,读者阅读或听书的点击量越高、读者浏览广告次数越大,作者获得的收益也就越多。
无论是从作者照样平台的角度来说,这都是一桩与流量直接挂钩的生意——通过免费阅读壮大用户规模,用户发生内容消费、浏览广告,广告主的投放为平台和作者缔造收益,平台与作者举行分成,作者获得收益后连续创作。江月对电厂透露:“番茄小说的老读者是‘不值钱’的,若是你的作品都是以前的读者来看,单价会逐渐变低,只有动员更多新人来看,这部作品的价值才会提高。”
QuestMobile宣布的最新讲述显示,36岁以上岁数段用户、三四线都会用户组成了在线阅读平台的高粘性用户群。下沉,一直是番茄小说的读者标签。江月平时坐公交车或打车时,经常遇见将手机放在一边听书的司机、大爷。“在番茄小说听书是可以赚钱的,这些用户不会在意作品来自真人照样AI,就算知道了可能也不在乎,打发时间又能刷个几块钱,这不就行了吗?”
在前述读者看来,真人作者需要稿费,这是平台不得不支出的成本。若是AI作者能够取代一部门真人作者,在知足下沉市场大部门读者需求的同时,既降低了平台的成本、又提高了作品的创作效率。“霸总、穿越、萌宝、修仙、战神、复仇,需求催生供应,先瞄准下沉市场的主要题材类型,把读者培育起来,之后再针对AI作品提供流量,不是一样看吗?这些读者什么也不知道,就自动成为了链条上的一环。”
林静在番茄小说的最新作品即将完结,“AI协议”事宜发生后,她不设计继续在这里更新。“以前以为写文最少能写到老,不会失业,现在真的说禁绝了。”然而,“想跑就跑”并不适用于所有作者。江月告诉电厂:“小作者的淹没成本是很低的,卖了版权的那些高品级作者也可以躺着收钱。中央的作者许多都是全职的,他们最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