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告动态 > 投资资讯 > 投资资讯
赴港上市潮-商品期货
4月中旬,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出访杭州和苏州,他透露注重到当地不少企业已申请或思量申请在港上市。
这一幕也在创投圈获得侧面验证:最近不少投资人同伙告诉我们,正在麋集和被投企业探讨赴港上市的时间表。与此同时,受限于特定的回购条款,一些首创人也在内部起劲推动赴港上市相关事宜。
“虽然去港股会晤临估值和流动性难题,但卡位意义主要。”
更多转变正在发生。从4月尾最先的短短两周内,港股罕有连涨10个生意日,领涨全球市场。今日,港交所CEO陈翊庭出席流动时指出,现在有100家企业正在港交所排队期待上市,预计大型IPO将卷土重来。
港交所行政总裁 陈翊庭
2024,排队赴港IPO
港交所迎来久违的热闹。
今年以来,一个显著的迹象是——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表的内地企业显著增多了。数据显示,现在已有近100家企业向港交所提交了IPO申请,其中内地企业成为绝对主力军。
而更详细的数据显示:住手5月8日,今年已有15家公司港股首发上市,已获上市委员会批准待上市的公司有17家,正在处置中的上市申请有75家。《上海证券报》梳理显示,自4月19日起,16家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换言之,险些平均每个事情日都有企业递表。
纵观下来,消费与生物科技企业热情高涨。固然另有一支另类队伍——包罗毛戈平、蜜雪冰城、纵目科技、傲基科技等着名创业公司,曾寄希望于A股,但现在都转战港股排队上市了。
背后缘故原由不难明白。清科研究中央讲述指出:
2024年第一季度,在麋集释放的严羁系信号下,A股新股刊行市场显著降温,有80家企业选择自动撤回申报质料,上会企业数目也大幅削减,IPO审核的真实过会率仅21%,是注册制改造以来的低谷。
云云靠山之下,港交所险些成为仅剩的选择。
“现在最理想的退出渠道仍然是IPO。”达晨财智肖冰在最近一次分享中提到。实在这也是大多是一级市场投资人的共识,虽然人人都在挖掘并购时机,但不能否认并购生意的实现有着很高的难度,需要支出伟大的起劲而且充满不确定性。
尤其在A股审核趋严的形势下,港股IPO为创投契构提供了一个不能或缺的流通渠道。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企业明知港股是流血式IPO,但照样要硬着头皮上市的缘故原由。
同时,港股成交回暖也带来了信心。陈翊庭最新透露,4月其中两周港股日均成交回升到1300亿至1500亿元,在5月初港股通暂停时代,成交也有约1100亿元,股市气氛改善可有利新股IPO市道。
固然,赴港上市另有一个极易被忽略的缘故原由:“人人需要一个毗邻天下的平台,以便于往后的外洋营业扩张。”某种水平上,赴港上市潮也是出海大潮的一缕写照,尤其是消费企业。
最近港股狂飙:十连涨
一些事情在往好的偏向生长。
4月下旬,港股连续飙涨,五一节后更是迎来“开门红”,时代香港股市的总市值增进超4万亿港元。若是从4月22日算起,恒生指数已录得10连涨,创下了2018年以来最长的延续上涨纪录。
人形机器人,要爆了
港股的强劲反弹,掀起一片沸腾。要知道,多年以来,港股的主基调多为“下跌”,恒生指数在2018年年头到达33484点之后,便一直出现下跌之势,甚至在2022年11月腰斩至14597点。同时在流动性枯竭的低迷疲软情绪下,港股险些快被投资者萧条。
打破幽静,港股此次为何突然大涨?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近期港股上涨的焦点缘故原由是资金面的改善。去年下半年港股的最大压制为外资系统性流出转向日本,近期外资在亚太区域的设置重心重新由日本转向港股,港股流动性获得大幅改善。内资方面,在政策利好和高股息行情双重驱动下,近期南向资金大幅增进,进一步牢固了港股的上涨趋势。
讲述以为,今年港股最佳的做多窗口已经到来。
据不完全统计,港股延续生意日上涨阶段,商汤科技涨幅超175%,京东团体、蔚来、快手涨超40%,哔哩哔哩、京东康健、小鹏汽车等涨幅跨越30%,美团涨超25%,腾讯控股涨近20%,阿里巴巴、百度团体涨近19%。
彭博社也指出,已往两周,香港股市的基准指标所有进入牛市。实在回暖早有迹象。Choice数据显示,今年2月以来,恒生指数的更改幅度为13.99%,恒生科技指数的涨幅为23.7%,港股显示抢眼。
“香港资产市场气氛亦见改善,港股已连升九个生意日,恒生指数累计升幅近14%,平均逐日成交金额跨越1280亿港元。”5月5日,陈茂波示意,香港经济保持增进势头;香港楼市在取消“辣招”后,成交转趋活跃,楼价亦见回稳。
但反弹不会一蹴而就。如我们所见,在履历“十连阳”之后,港股行情泛起回撤,5月7日恒生科技指数回调。岂论若何,这一波罕有飙涨让市场看到了港股的实力和韧性。于一级市场而言,对港股IPO的信心也在逐步修复。
一场卡位战
风向标逐渐展现。
4月19日,中国证监会宣布5项措施,进一步拓展优化沪深港通机制,助力香港牢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央职位,配合促进两地资源市场协同生长。
引人注目的是,这5项措施中专门提出,支持相符条件的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据领会,境外上市立案治理制度规则宣布实行一年来,已有72家企业完成赴港首次公然刊行(IPO)立案。
两天后,香港特区行政主座李家超在演讲中示意,内地行业龙头公司的上市将为港股IPO市场增添新的活力与吸引力,特区政府正起劲向在独角兽榜领先的内地企业宣传来港融资。
不外,挑战也摆在所有人眼前。
港交所2024年首季业绩讲述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在香港生意所新上市的公司共12家,涵盖许多差异类型的创新企业以及来自科技等相关行业的企业,集资额合共48亿港元,较2023年第一季下跌28%。
印象深刻的是4月,港股市场上市3只新股,划分为茶百道、天津建发、出门问问,融资30.42亿港元,其中茶百道融资25.86亿港元,已是年内新股最大融资额。不外,茶百道此次IPO没有基石投资人,开盘后跌幅超30%。
估值低、流动性难向来是赴港上市的障碍之一。某位着名投资人的叹息言犹在耳:
“我们投资的公司若是要去港股上市,我把他腿打断。现实上,这是把我们投的钱给坑了,由于去港股上市的话即是没上,上了个‘寥寂’,可能100多亿市值,只有100多万的生意量。”
简言之,港股的赚钱效应亟待改善。
不久前,陈翊庭宣布网志称,当前中国经济正在履历主要的结构性转型,在新能源、电动汽车、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新兴行业都涌现了一大批充满活力的公司,到港交所上市的科技公司会增添。她提到,港交所将起劲在日益庞大的国际环境里提升港股市场流动性及活力,要继续优化上市制度,让新股市场加倍多元化、更有活力。
太盟投资团体执行董事长单伟建则从历史角度剖析,香港履历过比最近一轮更惨烈的股灾,从峰值到谷底的落差,在1997至1998年之间为56%,2000至2003年为53%,2007至2009年为59%。但每一次股市都最终反弹,缔造新高。“从2018年的峰值至今,股市已经跌去了50%左右,凭什么断定此次注定一蹶不振,永不反弹呢?”
一位base香港的券商同伙考察到今年港股市场的苏醒。他以为,香港金融市场,资金可以自由收支,全球流动。随同美联储降息预期,资金将源源不停流入香港,港股依然大有空间。
正如新茶饮赛道的茶百道、蜜雪冰城、古茗、沪上阿姨比拼上市速率;地平线、黑芝麻、云知声、英矽智能、出门问问一众AI独角兽排队IPO,人人都在卡位。
“事实,这里是通向天下的窗口。”
本文